名称描述内容
     关于我们
增加感知网络基础研究投入

    “我们和世界先进科技的差距,最主要表现在基础研究领域。我们总会觉得,等别人做出成果后再模仿就可以了,这恰恰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为期两天的第五届中国传感器网络学术会议昨天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闭幕,大会主席、图灵奖迄今惟一华裔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急切呼吁,中国必须在基础研究上加大投入的百分比。

    “如果在别人拥有了应用技术后,我们再来模仿,就永远不可能创新,永远不可能发展知识产权。即便在商业领域,最多的利润也来自于知识产权开发的这一部分。”姚期智教授认为,眼下的物联网、感知网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以计算为核心的第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智能化时代,以网络为核心的第二次信息产业浪潮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网络化时代,而以感知为核心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将推动信息技术进入社会化时代。

    “比如,在计算机操作系统方面,微软的窗户操作系统(Windows)占据了全世界绝大部分计算机操作系统,公司由此也获得了极大的利润;而在感知网络领域,现在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姚期智教授分析,作为一个“小型的计算机”,感知网络内部也需要一个操作系统,需要有一个“脑袋”来控制感知网络的运作。

    据介绍,国外科学家的这方面的科研工作迄今已进行多年,已快要达到广泛使用的程度。但反观国内,因为这项研究不可能马上转变为商业利益,多年来始终只是在已有的硬件和已经知道的应用层面跟踪,却没能在感知网络的操作系统上做研究。当未来有一天,这项基础研究开始被应用于商业化时,我们势必再次被动、落后。